文章詳情

搖床原理曆史

日期:2024-05-05 19:53
瀏覽次數:2173
摘要:
     6-S搖床(又稱6S搖床,選礦搖床,玻璃鋼搖床)屬於重力選礦設備,由平麵溜槽發展而來,以後以其不對稱往複運動為特征而自成體係。6-S搖床由床麵、機架和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,床麵呈梯形或菱形,橫向有1°~5°傾斜,在傾斜邊上方配置給礦槽和給水槽,床麵上沿縱向布置床條,其高度自傳動端向對側降低。整個床麵由機架支承,在床麵一端安裝傳動裝置,後者可使床麵前進接近末端時具有急回運動特性,即所謂差動運動。
     6-S搖床是分選細粒礦石的常用選礦設備,處理金屬礦石時有效選剔粒度範圍是3~O.019毫米,選煤時上限粒度可達10毫米。6-S搖床的突出優點是分選精度高,經一次選彆就可得到高品位精礦或廢棄尾礦,且可同時接出多個產品。平麵6-S搖床看管容易,調節方便。主要缺點是設備占地麵積大,單位廠房麵積處理能力低。
     搖床的應用已有近百年曆史,*初的搖床是利用撞擊造成床麵不對稱往複運動,1890年製成用於選煤。選礦用6-S搖床(選礦搖床)是1896--1898年由A.威爾弗利(Wilfley)製成,采用偏心肘板機構。1918年普蘭特一奧(Plat—O)又以凸輪杠杆製成另一種傳動機構。這兩種6-S搖床頭結構經過改進至今仍在使用。**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製成了偏心輪傳動的快速6-S搖床。我國於1964年研製成功慣性彈簧式6-S搖床,已在生產中推廣應用。